天水,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。
“天”、“水”,这两个最质朴、最简约的汉字,不由联想起李太白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画面,既浪漫超脱,又豪情万丈,最富诗情画意。
第一次知道天水,还是读《三国演义》时。一将挺枪跃马飞出,对阵常山赵子龙:“汝见天水姜伯约乎!”当时,就记住了这个地方,因为它的名字真的很美。
图片
杜未 家园
近几年的天水,又因为它的一碗麻辣烫而火出了圈……
火红的辣子油裹着手擀粉,配着甘谷辣椒的焦香,这碗浓浓西北风味的人间美食瞬间在短视频里炸开,让“天河注水”的传说,突然有了烟火气的注脚。
杜未,这位以大写意花鸟画闻名的画家就来自天水齐寿。
图片
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的求学经历,张之光教授的悉心指导,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根基;天水的文化滋养,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笔墨语言。
在杜未老师笔下,吴昌硕的雄浑、齐白石的拙趣、八大山人的孤傲,都化作了他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,自由纵姿,纯真豪放。
清润、古雅的笔墨,空灵、舒朗的构图风格,隐隐透露出一种简约之美。
图片
杜未 墨趣
在艺术表现上,杜未深谙"简"的智慧。他总能以最少的笔墨捕捉物象的神韵,画面留白处仿佛回荡着空谷足音。
在杜未老师的笔下,一只小鸟,一朵小花,禽鱼果蔬,几点笔墨,减笔绘就,简疏散逸,将生命的活力与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以简驭繁的能力,源自他对自然万物的长期观察与艺术提炼。
图片
杜未 春江水暖
作为活跃在陇原大地的艺术家,杜未的作品始终扎根于生活土壤,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。他笔下的葡萄、鸭子、蜜桃、南瓜、山花野卉,都带着西北大地的纯朴气息。那些看似简易的笔墨里,实则蕴含着对故土浓浓的深情。
从渭河畔到全国画坛,杜未的艺术之路印证着"守正创新"的真谛。他既保持着对传统的敬畏之心,又在笔墨语言中融入当代审美意识。这种在传承中寻求突破的探索,正是中国写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。
观杜未的大写意花鸟作品,就像吃过麻辣烫后的一杯清凉冷饮,爽心舒坦;又像疯狂交响后的一曲清音,让人在笔墨间的生命律动里,被深深陶醉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声明: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只作分享学习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